找到相关内容124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略论似现量——评法尊与吕澄《集量论》译本中的一处差异

    颂的理解来看,第二或许更合颂意。若按第二,全颂的意思是说:俗有智及其所生的念、欲,是似现量,就像错乱智的阳焰是似现量一样。  但无论对“此量”一词在上述二中取,此颂的大意都可理解为:似现量有...的《集量论略》中,关于似现量的颂为:“迷乱世俗智,比与比所生,忆念及悕求,似现有膜翳。”[1]其中,“比及比所生”,法尊解释为:“比量及比量所生。”[2]这就是说,比量就是似现量。但令人生疑的是:...

    林国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94238611.html
  • 悼虚云老人

    呼奇怪,就把这句话写来问我,应作。我也想不出。及得虚公已于十月十三日圆寂的消息,乃知“无云”、“欠七尺”都是报导老人的肉身要化,“风雨”是指这件事即要发生。东半球的时间差不多要早十二小时,中国...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道?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

    詹励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1645035.html
  • 僧团的成立与发展

    某某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具]。本节中屡屡提到「僧伽」二字,这僧伽二字究作?僧伽,是梵文Sangha的音译,亦有译为僧□,僧企耶。义译为众和会、和合众,含有群众的意义。僧伽一词,在佛教兴起以前...就是[六和敬]。如旧译本的称: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曰:六者是,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六利和、同均。戒、律的制定,大约在僧团...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0848618.html
  • 深入净土真实义

    念佛念法念僧。”念法念僧又当呢?其国众生念佛已达彼方,此处念佛念法念僧不应再视作求生又一西方它国,实则仍是对三十七道品的摄受,念佛念法念僧继续求证本觉妙明,安住于觉正净自性无生法忍。   十、关于...愿为重。  若依正论,要追溯到释迦世尊所言方为正论。说到净土,现今学人多以某某法师、某某居士所说为荣。然而,至今我们没有看到一个法师不引用般若方广等诸经论义而能独净土者。世尊说法虽八万四千,终归不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2351899.html
  • 释延光法师谈净土

    否则就不曰为觉支了。   又言“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念法念僧又当呢?其国众生念佛已达彼方,此处念佛念法念僧不应再视作求生又一西方它国,实则仍是对三十七道品的摄受,念佛念法念僧...非理悟不可,但求往生极乐,则以信愿为重。   若依正论,要追溯到释迦世尊所言方为正论。说到净土,现今学人多以某某法师、某某居士所说为荣。然而,至今我们没有看到一个法师不引用般若方广等诸经论义而能独...

    释延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0652358.html
  • 佛法复兴建议书

    基督宗教神学院的课程里面,都开设了佛教课程。而且,在天主教方面,很多的天主教神父修士也在积极研究佛典,从归化天主的中国信徒角度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佛教同仁,当作?  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一直...细查基督教义,互相矛盾、前后出入着为数众多;而佛法深意,便尽三藏十二部教典,真空妙有,般若涅盘实非西人小教可测度也。然当今佛法衰微,基督宗教大行其道,实为滑稽无稽之理也!也?佛法虽奥义难测,然无人...

    方冰 觉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34154454.html
  • 勾栏: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互影响的一个范例

    不是栏杆,下文再叙;其二,对鞚、□之有误。鞍为马笼头不错,但康文显然未取此义,而是用椌释鞚。但椌为塔下宫室与鞚何干?作?又引出□,则鞚与□,即马笼头与窗纹又是关系?文中称是指栏杆中的装饰花纹。...勾栏: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互影响的一个范例   ——对康保成《“瓦舍”、“勾栏”新》一文的质疑   -----------------------------------------------...

    黄大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64257679.html
  • 佛教类书《释氏六帖》考论

    955)  按:任氏认为辞后七言末句内脱“看”字,不确。“看”当为“舌”之误,俗体“舌”有作“舌”者,与“看”形近而混。且“舌”字当在“相”字上。舌相即舌,是佛教用语。那么,“舌相长似红莲色”当作呢?...

    钱汝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1361431.html
  • 马祖道一对六祖禅的承传和弘扬

    ”作?如果从字面直义,则可释为“不是心”也就“不是佛”,这与“即心即佛”无异,只是在表述上有肯定式与否定式之别。如这样,似乎表浅。笔者以为,“非心非佛”其深层意蕴应是“无心无佛”,是六祖南禅关于...不同,佛性有  差别?  南岳怀让与马祖道一的对话:  怀让:大德坐禅图甚么?  马祖:图作佛。  (怀让磨砖)  马祖:磨作甚么?  怀让:磨作镜。  马祖:磨砖岂得成镜耶?  怀让:磨砖既不成镜...

    林有能 戚卫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4866367.html
  • 学佛的感悟与旨趣

    在学佛的完整过程(信解行证)中,信实是学佛的第一要领。声闻乘中说:“信为能入,戒为能度。”菩萨乘中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又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t切诸善根。” “我法甚深妙,无信云?”...人生的真谛,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吗?  二、学佛是对生命的体认  人从出生至老死,匆匆数十年,终日浑浑噩噩,究竟生从何来?死往去?谁都没能答覆这一问题,所以只是糊涂地来又糊涂地去,人生就在这...

    容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20874460.html